新网创想网站建设,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1、首先在电脑上打开虚拟机。然后打开Linux系统,进入到主目录。
成都创新互联始终坚持【策划先行,效果至上】的经营理念,通过多达10多年累计超上千家客户的网站建设总结了一套系统有效的全网整合营销推广解决方案,现已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的客户,其中包括:垃圾桶等企业,备受客户好评。
2、然后在主目录中创建一个students目录。命令:mkdir students。
3、然后进入到students目录中。再创建两个目录fuzhi1,fuzhi2。
4、然后进入到fuzhi1目录中。用touch命令创建一个6.JPG文件。
5、然后用cp命令将6.JPG文件移动到fuzhi2目录中。命令为cp 6.JPG ~/students/fuzhi2。
6、然后用cd ~/students/fuzhi2命令进入到fuzhi2目录中。用ls命令检查JPG文件成功复制到fuzhi2目录。这样说明文件的复制操作成功。
tee用于把命令结果打印在屏幕上并同时保存到文件。
tee用法
描述:从标准输入中读取并同时写入到标准输出和指定的文件上
选项:
-a,--append:不覆盖,而是追加输出到指定的文件中
-i,--ignore-interrupts:忽略中断信息
若指定的输出文件为'-',则再次输出到标准输出上
实例:
tee Example.txt #将标准输入中输入的内容同时输出到Example.txt和标准输出上
实践:
例如 ifconfig | tee ifconfig.log
查看iconfig.log
注:
标准输入一般有键盘和其它文件,标准输出有屏幕等。tee只能进行标准输入的输出,对于错误输入是不能输出的。
在调试脚本时,想要每个命令的执行过程都输出到屏幕或者文件中,以便后续查看,如何操作呢?首先脚本第一行要写为“#!/bin/b.sh -x”,这样会把每个命令的执行记录都输出到屏幕,若还要输出到指定文件,要用到tee,但tee只能进行标准输入,对于标准输入和错误输入要用到下式:
./filename.sh 21 | tee output.log 或者直接 bash -x ./filename.sh 21 | tee output.log
今天调试一个bash,要把屏幕的输出结果存到log文件中,开始输入$bash -x ./test.sh log 结果发现log里只存放了程序的执行结果,后来在cu的一篇帖子里?tid=264380highlight=bash得到了启发,bash -x的调试信息是输出到2号流中的,所以解决方案为bash -x ./test.sh 21 | tee log 想起以前要存放执行make的结果时也遇到类似问题,总结如下:
1、管道符的“I”的作用只是把前一个程序的标准输出流(stdout)的数据作为后一个程序的标准输入流stdin的数据,如不进行重定向,则其他输出流的信息是无法传给后面的程序的
2、屏幕得到的信息不一定是从程序的标准输出来的,也包括标准错误输出流stderr中的信息
3、有些程序(特别是象bash、make这样执行了其他程序的程序)的设计者为了省事,把一些正常情况的信息也放在stderr中输出(即使程序本身并无错误),而stdout用来输出被调用程序的执行时信息,造成了用户的误解简单编写了一下脚本,通过ssh登陆在命令行下运行正常,可是将脚本添加到crontab中就不正常。想记录一下输出信息,分析一下错误原因。将脚本通过使用info.log 重定向输出,结果发现一些在命令行下可以看到的文本信息没有记录到info.log文件中,研究了一下,那些输出估计是输出到了标准错误上。
研究了一下通常添加命令后面几个输出含义
■ /dev/null 输出到空设备,表示丢掉输出信息。
■ 21将输出到标准错误的信息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通常是屏幕)有3个默认的i/o,
■ 0是标准输入,一般是键盘
■ 1是标准输出,一般是屏幕
■ 2是标准错误,有时候屏幕上可以看到,但是重定向的文件中看不到的就是它了
在linux系统下用vim打开大小几个G、甚至几十个G的文件时,是非常慢的。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方法分割文件,然后再打开。
1、查看/导出文件的前多少行
上面命令的意思是:把big.log文件前10000行的数据写入到temp.log文件中。
2 、查看文件的后多少行
上面命令的意思是:把big.log文件后10000行的数据写入到temp.log文件中。
3 、查看文件的几行到几行
上面命令的意思是:把big.log文件第10到10000行的数据写入到temp.log文件中。
4 、根据查询条件导出
5、 实时监控文件输出(查看日志时经常会用到)
linux内核之模块参数及导出符号
1. 模块参数
用 “module_param (参数名,参数类型,参数读 / 写权限) ” 为模块定义一个参数,例如下列代码定义了 1 个整型参数和 1 个字符指针参数:
1 static char *book_name = "dissecting Linux Device Driver";
2 module_param(book_name, charp, S_IRUGO);
3 static int book_num = 4000;
4 module_param(book_num, int, S_IRUGO);
在装载内核模块时,用户可以向模块传递参数,形式为 “insmode 模块名 参数名 = 参数值,如果不传递,参数将使用模块内定义的缺省值。参数类型可以是 byte 、 short 、 ushort 、 int 、 uint 、 long 、 ulong 、 charp (字符指针)、 bool 或 invbool (布尔的反),在模块被编译时会将 module_param 中声明的类型与变量定义的类型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一致。模块被加载后,在 /sys/module/ 目录下将出现以此模块名命名的目录。在此模块的目录下还将出现 parameters 目录,其中包含一系列以参数名命名的文件节点,这些文件的权限值就是传入module_param ()的 “参数读 / 写权限” ,而文件的内容为参数的值。
insmod命令加载模块后,通过查看 “/var/log/messages” 日志文件可以看到内核的输出:
# tail -n 2 /var/log/messages
tail -n 2表示输入文件的最后2行
2. 导出符号
Linux 的 “/proc/kallsyms” 文件对应着内核符号表,它记录了符号以及符号所在的内存地址。模块可以使用如下宏导出符号到内核符号表中:
EXPORT_SYMBOL( 符号名 );
EXPORT_SYMBOL_GPL( 符号名 );
导出的符号可以被其他模块使用,只需使用前声明一下即可。 EXPORT_SYMBOL_GPL ()只适用于包含 GPL许可权的模块。
如果符号名是“e_symbol”,从 “/proc/kallsyms” 文件中找出 e_symbol 的相关信息:
# grep e_symbol /proc/kallsyms
8000af1c t e_symbol [export_sy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