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创想网站建设,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文章目录 “地摊经济”满血复活 “地摊经济”是如何消亡的? “地摊经济”将走向何方? 结语
夜幕降临,远处淡蓝的天空中还飘浮着几朵粉色的晚霞。
株洲网站制作公司哪家好,找创新互联建站!从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微信开发、APP开发、成都响应式网站建设公司等网站项目制作,到程序开发,运营维护。创新互联建站于2013年开始到现在10年的时间,我们拥有了丰富的建站经验和运维经验,来保证我们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专注于网站建设就选创新互联建站。山东济南历城, 400 辆三轮车主同时启动引擎,奔向同一个目的地——环联商贸夜市。集体出摊的摊主们宛若 400 名将士一般,浩浩荡荡地驶进了一座叫“地摊经济”的城池里。
在总理点赞、巨头入局、全民摆摊的局面打开以后,“地摊经济”俨然已经成为了 2020 年全国人民的第一次集体狂欢。
但“地摊经济”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和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它经历过至少两轮市场繁荣。后期,随着经济重回正轨以及其与城市管理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之间的矛盾愈来愈深,才慢慢淡出舞台。
如今,“地摊经济”再一次满血复活,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失业人员和低收入人群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但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同样不容小觑。
旧的矛盾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人们不禁要问:“地摊经济”的第三轮繁荣将要如何延续?
“想当年我在街上支起一口大锅摆上几把桌椅就把小买卖干起来了,当时生意不错还靠它在老家买了房买了车。可惜后来不让干了,所以就租了门面开了现在的小餐馆,没想到现在因为疫情又要靠它活命了。”
聊到近期“地摊经济”的火热,成都武侯区一家串串店老板老王言语间似有七分玩笑三分无奈。
“疫情一来,店里完全没了生意,还好给我们减了 4 个月的租金,不然根本撑不下去。现在虽然好些了,但夜市也多了起来,大家都愿意在外面吃,我们索性也在这边支个摊儿,也算是重操旧业吧。”
老王的经历并非个例。由于新冠病毒肆掠,在导致世界上超过 600 万人确诊、近 40 万人死亡的同时,也对全球经济和就业岗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打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 2020 年全球经济总量将萎缩4.2%,衰退程度为上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国际劳工组织(ILO)也评估,全球失业率也已飙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过去的 10 周中,美国已有 4000 万人失去工作,整个欧洲的失业率也达到自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9%。
中国也同样没能幸免。
据国家统计局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由 2019 年 12 月的4.9%上升到今年 5 月的7%左右,相当于湖北省 6000 万人口中就有近 400 万人处于失业当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够快速增加就业岗位、大面积刺激经济消费的“地摊经济”能再次满血复活似乎也不足为奇。
今年 3 月,成都市出台了“五允许一坚持”的经济发展措施,为“地摊经济”复苏打响了第一枪。
截至 5 月 22 日,成都设置了临时占道摊点、摊区 2234 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 17748 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 82 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 20891 个,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临时投放点位 6103 个,增加就业岗位 10 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全国多地闻风而动,也纷纷效仿成都出台了相关措施,一场如火如荼的“地摊经济”运动中在中国就此展开。
“现在平均每天都有十几万人新开通收钱码做生意。”支付宝官方数据显示,截至 5 月底全国已有 1200 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实现了V字反弹。其中,数字小店的表现尤其抢眼,支持支付宝消费券核销的小店,收入流水比发消费券前一周,环比增长高达73.4%。
老王也是“地摊经济”的受益者之一,“现在生意肯定比疫情时期要好些,白天还是守在店里,晚上就过来摆摊,一天下来能把房租挣回来还能进点帐,我已经很满足了,特殊时期嘛。”
除了地摊主们,连带行业上游的百货业也在这次运动中分得了一杯羹。
6 月 2 日,“地摊经济”概念股集体爆发。截止收盘,友阿股份、百大集团、茂业商业、海宁皮城、小商品城等 9 只个股纷纷涨停,宁波中百、徐家汇、合肥百货等也相继跟涨,并且有持续向好的趋势。
除此之外,“地摊经济”的回归也受到了各路网友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一致好评,“物美价廉,选择又多,仿佛回到了以前,但最喜欢的还是这种烟火气。”
“我都有点恍惚喽,这么多年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没想到又回到了起点。没办法,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活下去嘛。”凌晨收摊后,老王的思绪似乎又回到了十多年前刚开始摆夜摊的日子。
对于“地摊经济”,大多数人并不陌生。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满足需求,扩大就业”,向个体经营户租赁铺面、柜台,允许摆设摊点、走街串巷、流动收货,既解决了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又发展了民营个私经济。
在这一时期,许多人正是通过“摆地摊”开启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老王就是其中之一。
“ 2002 年的时候我就从老家绵阳来成都摆摊卖串串了,每天晚上 6 点出摊 12 点收摊,除了过年基本没断过,慢慢地就积累了一些老顾客。当时这一行是只要你能吃苦肯坚持就能赚钱,我们这些人赚的就是这点辛苦钱嘛。”老王对「Wise财经」说道。
生活越来越好,生意却越来越难。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推进,“地摊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也由此加深。
其中,城市市容、食品安全、治安管理这三个问题成了“地摊经济”发展中的“老大难”。
首先,“地摊经济”往往发生在城市在交通主干道两侧、人流量大的商业中心区或者居民区聚集的地方,而摊点毫无章法的随意摆设会影响到交通的通畅,也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市容。
其次,地摊上售卖的物品和食品大多价格低廉,它们的质量和卫生难以得到保障,在交易中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最后,“地摊经济”流动性大,时间地点人员都不固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问题后难以追踪到当事人,给城市治安管理增加了难度。
直到 2008 年,全国掀起一股“文明风”,各地为了评选「全国文明城市」,把「城市形象」放在了城市发展的首位目标,而“地摊经济”或多或少显得有些“不入流”了。
“后面那两年就是天天玩猫捉老鼠,推车被没收了就再买新的,到最后买了也没地方让摆了,所以才在 2012 年的时候租了间门面开了店。虽然租金成了一大笔开销,但好在也算是稳定了。”
再后来,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滴滴、美团、今日头条、京东等新锐互联网公司崛起,高科技与“地摊”似乎难以协调。
当时代浪潮滚滚而来时,“地摊经济”的生存空间被压榨得所剩无几,在繁荣了近三十年后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连同它带来的烟火气息一同消失,成了人们心中遥远的记忆。
“地摊好是好,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如今,“地摊经济”重出江湖,像老王一样喜忧参半的人并不在少数。对于同时拥有门店经营又有多年摆摊经验的老王来说,他的担忧并不无道理,而这其中更深层的忧虑是他对“地摊经济”的走向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要是以后一直让摆摊,我肯定把店退喽。反正我这个串串是小吃,店里吃和夜摊吃差别也不大。虽然摆摊单价要降低点,但毕竟省了门面租金这个大头,还能多赚点辛苦钱。”
通过老王的设想不难看出,如果“地摊经济”持续繁荣并不断扩大,势必会对同质的门店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与地摊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的初心似乎有些相悖。
“盘子就那么大,大家都跑地摊上去了,店里的生意怎么办?”老王一语道破。
另外,虽然现在“地摊经济”广受欢迎,关于城管与地摊主其乐融融的段子也广泛传播,但如果城市市容、食品安全、治安管理这些老问题不解决,将始终成为“地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颗“定时炸弹”,城市管理者、地摊主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说不定就在某个时间点被引爆。
此外,试想一旦经济重回正轨,“地摊经济”是否还会繁荣依旧?
“万一我要是把店关了,某一天突然又不让摆地摊了怎么办?”看来老王对于十年前“猫捉老鼠”的游戏似乎还心存余悸。
由此可见,在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当中,“地摊经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是“老大难”问题的解决改进。地摊主要提升自觉意识,注重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而城市管理者则要侧重教育引导、平和执法。
其次是对“地摊经济”的升级改造。从选品(包括物品和食品)、定价、服务和售后整个过程都建立一套地摊行业标准规范,并有相关部门进行考核与监督。
最后是“地摊经济”与“门店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一套“地摊经济”门槛机制,既能相对保证从业者的资格减少不必要的隐患,又能给予“门店经济”一定的空间,推动两者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平衡发展。
社会学家王明美认为,“地摊经济”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它繁荣了经济市场,弥补了老百姓购物的一段空白点。
纵观历史,“地摊经济”共经历了三次繁荣。第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二次是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而第三次是现在。
每一次,“地摊经济”都是在经济低迷时作为一种辅助性经济手段登上历史舞台,帮助失业人员增加就业岗位。而后,在短暂的繁荣岁月里带来人间烟火味,抚慰无数凡人心。最后,随着经济与生活重回正轨,“地摊经济”的“演出”也开始落下帷幕,在落寞中徐徐谢幕与退场。
这一次,或许也不会有例外。
夜色已深,昏黄的路灯如星光般笼罩了整座城市,这座城市的高潮似乎在这一刻才刚刚到来。
此起彼伏的各色叫卖、辛香酸甜的诱人美食和熙熙攘攘的欢乐人群汇集在一起,伴随着炭火的缕缕青烟在深蓝的天空中交汇,慢慢形成了一幅当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那是“地摊经济”带给这座城市充满温情的烟火记忆。